81岁的洪建财在遗址内讲述当年的炮战故事
日前,福建省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等100个单位为党史学习教育参观学习点,晋江市金井镇围头“八·二三”炮战遗址入选。近日,围头村开展了一场“学党史 悟思想 围头红色故事会”主题党日活动。在刚刚修整完工的“八·二三”炮战遗址毓秀楼里,围头村党支部党员、民兵哨所民兵、围头娘子军成员、围江小学少年军校学生等齐聚一堂,聆听炮战故事,重温烽火岁月。
□本报记者 张晓明 实习生 刘熠烨 通讯员 蔡奕凡 文/图
毓秀楼里聆听红色故事
“正打得激烈的时候,突然,炮位上的一个药包被弹片打到,起火了,火焰一下子蹿得很高……这时,三炮手身上已经着火了,他顾不得扑灭身上的火焰,双手飞速地转动方向盘,直到把火炮转进掩蔽部……指挥员命令他下火线,他就是不离开炮位,又坚持了三四十分钟,直到昏迷过去。后来,听说三炮手烧伤太厉害,抢救无效牺牲了,我才知道,他叫安业民。”
81岁的老党员代表洪建财率先“开讲”:1958年8月23日那天,刚吃过午饭,上级就通知基干民兵到海军临时指挥所毓秀楼开会。会开完,部队送来一大堆半新不旧的解放鞋,往院子里一倒,大家自己挑一双去穿。我挑了一双套进去,太大,但也顾不得换一双,就跟着运输队到西线去了。从毓秀楼有一条战壕通向海岸炮阵地,我们20多人一进入阵地就分散到各个炮位。五六点开始打炮,看到炮手们把炮弹一发发往炮管里填,打得很激烈,我们也不害怕了,只顾扛着炮弹急急地往炮位上送,来回快跑……
洪建财的声音并不大,但因为故事很吸引人,每个人都竖起耳朵仔细聆听。故事讲完,现场随即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除了洪建财带来的炮战故事外,围头娘子军代表周红也深情重读了泉州人民出版社在1959年8月出版的《海防前线》里描写围头“八·二三”炮战的一篇文章——《她们在战斗》。